长沙遮雨棚-把遮阳伞加宽加长加高,变成挡雨棚,可使等绿灯的行人免受日晒雨淋。 最近行经长沙市芙蓉路与劳动路交叉路口的市民会发现,过去设在这个十字路口的遮阳伞长大了,变成了遮阳挡雨的雨棚:酷暑或雨雪天气,行人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,将不再受日晒雨淋之苦。 在长沙等城市,这一作法早已推广。不过,大型挡雨棚出现在长沙街头仍属鲜见,绝大多数地段,仍只有为交通协管员设置的小型遮阳伞。 在城市穿行,最怕骄阳似火的盛夏和雨雪绵绵的冬春,尤其是遇到路口亮着红灯,走路的、骑单车和电瓶车的市民不得不停下来,忍受火辣的太阳直晒,或者被冷雨浇身。而离身边最近的遮阳伞,是专为维持秩序的交通协管员而设,遮挡范围有限。 把遮阳伞加宽加长加高,变成挡雨棚,遮盖住非机动车道,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。比如在杭州,基本上每个十字路口的四个角落都设置了遮雨棚,棚高2米,长为3米左右,无论是行人、还是骑自行车,骑绿色电动车的市民,都可以在下面遮阴躲雨。 持续多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长沙,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对城市细节的改善,前不久出现在芙蓉路与劳动路交叉路口的加大挡雨棚,跟杭州一样,设在四个方向的斑马线前,让过